可以低头工作,但绝不向工作低头?Z世代重新定义职场规则
可以低头工作,可低但绝不向工作低头。头工头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作但作低重新职场Z世代的向工新新人类如今已经开始批量登陆职场。独有的世代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成长经历,定义使得他们成为一股新兴职场力量。规则不做“职场隐形人”,可低Z世代正在重新定义职场规则。头工头 “站着挣钱” 近期,作但作低重新职场重庆一女子小刘因下班后拒绝参加单位应酬被公司辞退,向工此事引发热议。世代就在一些职场中年人觉得“这算什么事,定义不就是规则下班后去喝个酒吗”的时候,新一代的可低职场人、Z世代的新人们已经把工作和生活切割得清清楚楚了。他们边界清晰,认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下班后是私人时间,加班需要加班费。还有一些网友表示:我们也不是不能加班的“小公举”(小公主),只是在朝气蓬勃的20多岁,我们更希望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下班后我们还要去听直播课,看专业书,充电学习考证…… Z世代职场新人们突破传统规则、张扬自我个性的工作理念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职场不同凡响的存在。媒体上常见的Z世代职场话题多是挑战领导权威、挑战公司制度、挑战常规职场文化、离职率高等。Z世代工作不上心、不主动、不好带的刻板印象,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他们正在定义自己的职场规则。 前不久,一名互联网大厂应届生在公司群中批评管理层“无必要强制加班”,指责公司为了赶项目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工作,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再次激起了网友对互联网行业加班文化的抨击。 在常人看来,这个应届生的做法大胆且出格,但在Z世代的职场新人们看来,这位职场新人强调劳动尊严,重视人格平等,敢于发声,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维持体面生活才是目的,工作只是实现的手段,要“站着挣钱”。 不做“职场隐形人” 2021年,智联招聘发布了《2021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从职场角度对Z世代给出了清晰的画像:在工作态度方面,Z世代“兴趣至上,工作内容符合口味比升职加薪更重要”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辈们;和工作强度相比,工作能够带来怎样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逐渐成为Z世代人群每天思考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正在逐渐摒弃固化的职场观念,更加渴望拥有职场话语权,不再做“职场隐形人”,愿意为摆脱桎梏而发声。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整个社会思潮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认为钱买不来个人自由,反对无休止的无偿加班。相对于工作绩效和升职加薪,劳动者的自我主体感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还有官方背书支持,为确保劳动者休息权的实现,国家法律对延长工作时间的上限予以明确规定。有网友评论说:挣钱的目的是改善生存方式,活得幸福,“996工作制”让人成为工作的工具,没时间享受生活时光,也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拉动。 另一方面,不同于前代,Z世代受个性自由思潮影响较大,且从小物质生活相对富足,对于侵害自身权益和尊严的不公容忍度低。和前辈们相比,Z世代更注重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除了拥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外,他们有的是大把时光、精进机会和试错成本。 “工作不顺心,大不了换一份从头来,没必要整天压抑自己的情绪”“趁年轻,我还是想做一个有原则的人,腰哪能随便弯呢?”“只要有能力,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新工作。甚至再退一步,我可以当自由职业者,为自己‘打工’”……Z世代更加敢于表达自我,他们站出来反对庸俗的职场酒桌文化、控诉职场PUA。对于职场不公,他们通过网络将事实与情绪公之于众。他们反对内卷,更加在意自身工作感受。他们甚至快意恩仇,“大不了换一份工作”是他们独有的职场洒脱。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以及对于职场规则的重构,让为劳动者营造平等、有尊严感的就业环境成为现实之需。给予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应有的尊严,成为一种趋势和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如今,一些领导层和管理者也被倒逼着不断转变管理理念、改变领导方式。以往以管理者个人喜好为中心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渐被职场淘汰。今非昔比,领导者们应该看到自己已经不再拥有决定员工人生的权力,也别尽想着去把Z世代改造成工具人。比起父辈们视单位为“第二个家”的奉献关系,Z世代更愿意把公司当作盟友。而在同盟关系里,没有人会要求员工单方面讨好老板,而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就像李诞在《奇葩说》里说的:其实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站着把钱挣了”还是“跪着把钱挣了”的选择,大家都是商量着把钱赚了。谁也不用讨好谁,只有把工作做好,大家才能光明磊落、合作愉快地赚钱。 事实上,Z世代的职场人不光敢于发声,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在为自己争取到的更多的时间里,有的为动物保护奔走、有的向困难群体伸出援手、有的抓紧时间充实自我,他们的人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精彩纷呈。 时代已经赋予Z世代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之成为创新中国的又一批中坚力量。作为庞大的职场新力量,Z世代的成长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革、潮流的演进同频共振。从Z世代的价值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值得期许和托付的一代,也是堪当大任的一代。 当然,Z世代也需要砥砺自我、完善自我、负重担当,在用个性定义职场规则的同时,还要不断用奋斗定义火热青春、定义出彩人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东哥一声兄弟,价值不止百亿
- 《罗密欧与朱丽叶》主演告片方性剥削,索赔高达5亿美元
- 从年收百亿到不足两亿,“中国版zara”退市后卖房还债
- 朱民预测绿色融资的理想状况:贷款占40%,债券占40%,股权占20%
- 广东一医院开设“世界杯综合征”门诊 出诊医生:半天有近20人就诊
- 成都2022年二手房成交创纪录:成交套数同比增加200%,正式迈入存量房时代
- 《阿凡达2》票房突破15亿美元,卡梅隆能否超越漫威?
- 2022年体育领域融资61起,资本关注健身和制造赛道
- 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 疫情以来民航业亏损数千亿元,2023年将力争盈亏平衡
- 习酒“单飞”,与茅台队友变对手?
- 12月主要货币走势分析:欧元走出反弹行情,英镑收复了下半年所有跌幅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
- 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对楼市影响如何?解读来了
- 茅台将于立春发布二十四节气酒
- 必贝特:刚募7亿,现又“要”20亿,累亏3.4亿元,何时才能盈利尚未可知
- 德信中国:对旗下本金为3.48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交换要约
- 人保财险原党委书记、总裁林智勇被“双开”:靠险吃险,好大喜功、盲目决策
- 证监会确定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和期权为境内特定品种
- 泰达宏利基金2023年资产配置观点:权益市场或将明显优于债市
- 搜索
-